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體現“四個自信”
秦宣 郝玉晶
《中國教育報》2021-3-4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實踐中,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著眼民族復興偉大夢想,提出了一系列有關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這一理論體系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課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建設教育強國、培養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指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內涵十分豐富,貫通其中的“四個自信”,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強調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辦學方向決定著辦學道路,也決定著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教育也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需要中發展壯大的。在當代中國,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決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在辦學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他關于教育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的系列重要論述,始終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為什么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如此自信,并把它當作我國教育的鮮明底色?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因此,我們辦的教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教育領域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必修課,要成為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讓馬克思主義主旋律唱得更響亮。
為什么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此自信?因為這一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指導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科學理論。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衡量一種社會制度是否科學、是否先進,主要看是否符合國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擁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特別強調要堅持教育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
為什么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此自信?因為,這一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發展的歷史性巨變已經充分證明,這一制度符合我國國情,既堅持了我國的根本性質,又借鑒了世界制度文明成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為什么要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因為,中國教育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顯著成就已經證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造就和發展了當代中國教育,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是切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深得人民擁護、富有成效的教育制度。
為什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離不開教育事業的發展?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優勢。雖然這一制度特色鮮明、富有效率,但還不是盡善盡美的。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教育領域只有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其獨特創造、價值理念,才能引導青年學生認識到這一制度的鮮明特點和明顯優勢,堅定制度自信;只有引導青年學生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才能使廣大受教育者自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擁護者、捍衛者、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的理論研究,才能為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提供智力支持;只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教育制度,才能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無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時,特別注重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處處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為什么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如此自信?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為什么一定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因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教育思想。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學無止境、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深厚的教育思想;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思想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文化傳統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蘊含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豐富資源,可以引導廣大青年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為什么要通過發展教育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因為教育本身對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教育可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促使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通過教育弘揚繼承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延庆县|
邓州市|
永昌县|
松阳县|
乐平市|
玉溪市|
资阳市|
广东省|
江西省|
乳山市|
景东|
永宁县|
出国|
深泽县|
思茅市|
左贡县|
沛县|
广南县|
延川县|
仁布县|
云龙县|
图木舒克市|
长丰县|
韶山市|
邵阳市|
台山市|
阜南县|
革吉县|
盘锦市|
嘉定区|
沐川县|
兰溪市|
神池县|
门源|
湘潭县|
察雅县|
白山市|
大理市|
大洼县|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