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90萬大學生參與,教育部出臺“國創計劃”管理辦法
日前,教育部印發《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辦法》明確,實行“國創計劃”旨在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
什么是“國創計劃”?如何申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
1.國創計劃是什么?它遵循什么理念和原則?
2007年,教育部啟動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簡稱“國創計劃”),國創計劃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的優秀項目,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舉措,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
國創計劃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原則,旨在通過資助大學生參加項目式訓練,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善于質疑、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闖會創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
目前,1000余所本科高校的90萬名大學生參與“國創計劃”,累計22萬個國家級項目獲得資助,內容覆蓋全部學科門類,支持經費約37億元,“國創計劃”已經成為面向全體大學生的一項創新創業人才基礎培育工程。
2.國創計劃項目如何分類?
國創計劃實行項目式管理,分為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三類。
一
創新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個人或團隊,在導師指導下,自主完成創新性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條件準備和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成果(學術)交流等工作。
二
創業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團隊,在導師指導下,團隊中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扮演一個或多個具體角色,完成商業計劃書編制、可行性研究、企業模擬運行、撰寫創業報告等工作。
三
創業實踐項目是學生團隊,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下,采用創新訓練項目或創新性實驗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新性產品或服務,以此為基礎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3.國創計劃項目申報基本條件是什么?
一
項目選題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理論意義或現實意義。鼓勵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理論和現實意義的選題,鼓勵直接來源于產業一線、科技前沿的選題。
二
選題具有創新性或明顯創業教育效果。鼓勵開展具有一定創新性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有針對性的應用研究課題,鼓勵新興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的交叉綜合研究選題。
三
選題方向正確,內容充實,論證充分,難度適中,擬突破的重點難點明確,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學、可行。鼓勵支持學生大膽創新,包容失敗,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教育文化。
四
項目團隊成員原則上為全日制普通本科在讀學生,成員基本穩定,專業、能力結構較為合理。每位學生同一學年原則上只能參與一個項目。鼓勵跨學科、跨院系、跨專業的學生組成團隊。
五
項目申請團隊應選擇具有較高學術造詣、較好創新性成果、熱心教書育人、關愛學生成長的教師作為導師,鼓勵企業人員參與指導或共同擔任導師。
六
創新訓練項目和創業訓練項目獲得經費支持平均不低于2萬元/項,創業實踐項目獲得經費支持平均不低于10萬元/項。高校根據學科專業特點,確定項目資助額度標準。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國創計劃申報要求,符合立項申請基本條件的項目向所在高校提出申請,高校評審遴選后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部審核備案。教育部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審核后發布立項通知。
4.國創計劃各級管理部門的職責是什么?
一
教育部是國創計劃的宏觀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國創計劃實施的有關政策,編制發展規劃,發布相關信息。
(二)制定國創計劃管理辦法,組織開展項目立項、結題驗收等工作,加強項目的規范化管理。
(三)制定國創計劃成效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實施情況評價。
(四)組建國創計劃專家組織,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研究,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
(五)組織舉辦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學術交流和成果推介。
二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指導、規范本區域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運行和管理,推動本區域高校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二)負責組織區域內高校國創計劃立項申報、過程管理、結題驗收等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向教育部報送相關材料。
(三)負責區域內參與國創計劃高校交流合作、評估監管等工作。
三
高校是國創計劃實施和管理的主體,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本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辦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
(二)負責國創計劃項目的組織管理,開展項目遴選推薦、過程管理、結題驗收等工作。
(三)制定相關激勵措施,引導教師和學生參與國創計劃。
(四)為參與項目的學生提供技術、場地、實驗設備等條件支持和創業孵化服務。
(五)搭建項目交流平臺,定期開展交流活動,支持學生參加相關學術會議,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交流經驗、展示成果、共享資源的機會。
(六)做好本校國創計劃年度總結和上報工作。
5.國創計劃項目如何管理?
一
高校應加強對國創計劃的管理,成立由校領導牽頭、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國創計劃管理機構,確定主管部門。管理機構負責協調落實條件保障,主管部門負責國創計劃日常管理。
二
項目負責人要負責項目的整體推進,按照計劃開展工作,加強團隊建設和管理,加強與導師和管理人員的溝通聯系,并組織好相關報告撰寫工作。項目負責人和項目內容原則上不得變更,特殊情況經學校有關部門審批后執行。
三
國創計劃經費應專款專用。學生要在相關教師指導下,嚴格執行學校相關財務管理規定。
四
國創計劃項目所在高校應建立國創計劃師生培養培訓機制,加強對國創計劃項目團隊成員和導師的培訓和管理。
五
鼓勵項目團隊積極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新創業賽事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等活動。
六
推動國創項目不斷提高整體水平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高校應充分發揮國創計劃引領示范作用,及時總結學生在項目中取得的成績,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支持高校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等方式加強國創計劃成員之間的學習交流。
6.國創計劃項目結題驗收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
國創計劃項目完成后,均需進行結題驗收,履行必要的結項手續。
(一)國創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由所在學校組織。學校應組織校內外專家對國創計劃項目進行結題驗收,并將驗收結果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備案。
(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按年度向教育部報送本區域高校國創計劃項目驗收結果,并組織開展項目抽查。
(三)教育部對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報送的驗收結果進行審核,并將審核結果公布。
二
國創計劃項目結題驗收結論的申訴。國創計劃項目團隊成員、導師,如對結題驗收結論有異議,可向高校有關部門提出。
三
國創計劃項目結題信息公開對外服務。相關網站向公眾提供結題信息服務,助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深入發展。
四
高校對通過結題驗收的項目團隊成員可根據實際貢獻給予學分認定,對導師給予相應工作量認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鄂托克旗|
区。|
湖南省|
同德县|
铅山县|
宁陵县|
闽侯县|
铜鼓县|
遵化市|
图们市|
张家港市|
潜山县|
漳平市|
五峰|
丽江市|
台南县|
策勒县|
衡南县|
漾濞|
息烽县|
沾化县|
五原县|
丰宁|
富顺县|
酉阳|
义马市|
游戏|
五寨县|
乐山市|
蛟河市|
贡觉县|
大同县|
盐城市|
吴川市|
临清市|
正镶白旗|
同心县|
仁化县|
涟源市|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