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教育要注意避免顧此失彼
任兼職督學幾年來,在鄉村教育督學這條路上,有兩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希望能對鄉村教育發展有所助益。
問題一:從現實情況看,教育均衡發展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難以有效扭轉農村學生外流的趨勢,由此造成的農村學校資源浪費現象較為嚴重。
僅本人所見,近年來,有的小規模學校自改造之后就因學生人數極少而撤并,也有的在改造之后并沒有吸引外出學生的回流,學生還在逐年減少,有即將撤并的可能。
主要原因是,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鎮,城鎮居住人口逐年增加,農村居住人口逐年減少,相當一部分鄉村適齡兒童隨家搬遷(戶口未遷)、隨父母打工進入城鎮學校就讀。即使是城鄉學校資源均衡配置,城鄉學校一個樣,農村學校生源逐漸減少、城鎮學校生源逐漸增加的規律也是難以改變的。
這背后有兩個動因不可忽視:一是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勢必減少農村居住人口;二是隨著農村土地流轉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的越來越多。此外,隨著務工人員收入的不斷增加、城鎮學校不能拒絕隨遷子女入學,農村孩子進入城鎮學校就讀的也越來越多。
由此可見,教育均衡發展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難以有效扭轉這種趨勢。
問題二,對于鄉村師資緊缺、師資質量不高的問題,目前尚無有效解決辦法,在顧此失彼的背后,深層次原因需要系統思考
由于很多邊遠鄉村學校均存在只有幾個學生的班級,但為了開班,必須至少安排一個教師任教,這樣更加造成了師資緊缺。而且,教師為了這幾個孩子要顧及各個學科,看似輕松實則很累,沒有幾個人愿意從事這樣的小班教學工作。小班額學校留不住教師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此。
方便學生就近入學,不是搞好學校建設就可了事。建設好學校容易,但要配置好師資、營造好學習氛圍相對較難。學生人數較少,師資配備少,難以顧及全部學科,難于讓學生全面發展;學生人數較少,學生學習氛圍不濃,團隊合作探究搞不起來,等等,都是困擾鄉村學校發展的現實難題。
由于鄉村學校師資長期緊缺,有的學校年年新招教師,又年年缺少教師,代課教師成了充實邊遠學校師資的主力,個別學校代課教師甚至占了教師總數的一半。盡管有相當一部分代課教師有不錯的知識功底、責任心較強,為鄉村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有不少代課教師是“拉夫湊數”請來的,甚至大多人沒有教師資格證,無證上崗,給規范辦學帶來了很大麻煩。
思考與建議:
1.教育的公平優質是不可分割的。單維度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還是不能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因此,與其花巨資建設小規模學校,方便學生就近入學,不如增加必要的校車解決師生入學路途遠的難題。綜合判斷,此舉可能要更合理、更劃算,更符合群眾需求。
2.緩解目前鄉村學校師資緊缺辦法,可嘗試創新代課教師儲備模式,以學校或鄉鎮為單位,征集一定數量的、有教育教學能力的大學生志愿者隊伍,在學校需要請代課教師之時從中挑選志愿者來擔任代課教師,使學校教師空缺時有合格的、業務能力較強的代課教師來補充,緩解代課教師緊缺之饑,確保教育教學不受影響。
3.在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同時,需要從長遠著想,科學規劃,合理配置,避免出現新的“空心校”,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相對集中辦學值得考慮,此舉既對學生發展有利,又對教師發展有利,不會造成顧此失彼的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龙川县|
沽源县|
抚州市|
汝州市|
许昌县|
抚松县|
清远市|
麻江县|
桂阳县|
庆云县|
运城市|
蓝田县|
浦城县|
肥西县|
云霄县|
平谷区|
桃源县|
焦作市|
富蕴县|
舟曲县|
吉安县|
景宁|
吴川市|
离岛区|
茂名市|
沙田区|
抚宁县|
平度市|
澎湖县|
泉州市|
长宁县|
报价|
南昌县|
砚山县|
平乡县|
武穴市|
巴中市|
麦盖提县|
巴彦淖尔市|
嫩江县|